為何社會新鮮人做職涯規劃時,更需要演繹思維與第一性原理?
對於剛踏入社會的你而言,職場不只是拿薪水、完成專案的場所,更是由你親手書寫的人生劇本新篇章。你是否有想過你的人生劇本該如何寫呢?該如何在工作、生活、關係中找到方向與意義,並不斷修訂、優化,最終活出自己想要的樣貌?在撰寫這齣人生大戲時,若能善用「演繹思維(Deductive Thinking)」與「第一性原理(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)」,你將更能系統化地拆解問題、確立目標,並為自己的劇本注入獨特的視角與能量。以下就透過5個方法,帶你了解如何讓職場生活不僅僅是工作,更是一場自我成長與發現的精彩旅程。
什麼是演繹思維和第一性原理?
「演繹思維」簡而言之,就是從“已知的大原則”推導出“個別事件的邏輯結果”。比如數學課本的定理與證明,先有一套核心原理,然後再一步步推到具體題目的解法;「第一性原理」強調回到事物最本質的假設與條件,並在此基礎上思考解決方案,這種方式能避免我們受到習慣性思維或既有知識的誤導,從根本點重新檢視問題。
對於社會新鮮人來說,懂得把問題拆解、用有條理的方式分析,能夠減少摸索成本,也比較容易展現出你在工作上的價值,以下整理出5個切實可行的方法,讓你在初入職場時就能運用演繹思維與第一性原理,輕鬆面對各種挑戰。
【方法1】先確認目標,再定義問題——寫好「人生劇本」的第一幕

為什麼要先設定目標?
就像任何優秀的劇本都需要清晰的主題與核心衝突,你的人生劇本同樣需要明確的目標做為前進的指引。初入職場時,若只是盲目接下任務、每天跟著同事的步調走,最終很可能會不知不覺迷失了初衷。透過演繹思維,你可先從「公司或主管的大方向」推導出個人需要達成的具體任務,也能更進一步思考:「這份工作或此階段的人生,對我來說究竟想傳遞什麼?」進而在劇本中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。
如何落實第一性原理?
第一性原理強調回到問題的根本。當你發現自己對職場或人生方向感到茫然時,不妨追問:「我為什麼想要這樣的職涯發展?這份工作提供什麼價值?」這些問題能幫你釐清最核心的需求與動機,確立劇本開場想要表達的「主題」。
舉個例子:
【案例:小瑞的人生劇本開場】
運用:在搞清楚核心後,他不再只為了完成任務而埋頭苦幹,反而把提案視為檢視自己邏輯能力、溝通技巧的試煉,也更靠近了他「成為優秀企劃」的人生劇本目標。
情境:小瑞剛入新創公司,收到指示要做一份產品提案;他同時也在思考,進入職場後到底想成就什麼樣的人生。
做法:他先向主管確認目標:「這份提案主要是吸引投資人、還是展示給客戶?」接著,他用第一性原理自問:「我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想體驗高挑戰、高成長的環境,還是希望藉機磨練提案能力?」
【方法2】用已知原則作檢核,縮短學習曲線——為人生劇本搭建穩固舞台

發揮演繹思維的檢核機制
想讓人生劇本更有深度,不僅需要好的故事主線,也需要穩固的結構。大學或過去經驗裡所學到的通用技能(如報告撰寫、時間管理、溝通協調),就是你手中的「已知原則」。用演繹思維可以將這些原則帶入新環境,檢驗哪些仍適用、哪些需調整,等於幫劇本鋪設更穩固的基礎舞台。
首先釐清你的假設
第一性原理提醒你,很多既定想法只是一種「假設」。你以為能用在全新的公司環境,但可能會因市場結構、公司文化等不同而行不通。唯有不斷檢核與調整,才能搭建出與現實條件相符的劇本背景。
【案例:佳玲的人生舞台搭建】
運用:結果發現客戶屬於專業器材領域,「促銷抽獎」吸引力有限;她隨即用第一性原理追問:「客戶真正關心的是品質及專業支援。能不能用深度技術文章、線上研討會的方式取代傳統抽獎?」最終,舞台重新搭建後,佳玲的人生劇本也朝更成熟、更有結構的方向前進。
情境:佳玲在校時是社團活動達人,剛入職行銷公司時,她想把以往的活動宣傳手法「原封不動」搬到客戶專案中。
做法:她運用演繹思維,先把「辦活動→曝光度增加→提高銷售」視為大原則,並用公司實際數據、同事反饋來檢核是否適用。
【方法3】學會「拆解」與「重組」,增進靈活度——為人生劇本寫出高峰與轉折

拆解複雜問題
一部好的劇本必然有多條支線情節,新鮮人面對繁雜的專案或不同人生目標時,也可能因「劇情太多」而一時失控。此時,利用演繹思維與第一性原理的「拆解」策略,先將繁重任務切成小單位,釐清各支線的順序與要點,才能讓主線故事保持連貫,避免四分五裂。
重新整合出最適方案
最後,要把拆解出的元素重新整合成一個流暢的劇情走向,確保不偏離主旨。不論是某個專案或整個人生目標,都需要不斷篩選出最關鍵的部分,再「重組」成行之有效的執行方案。這就像在劇本裡刪去多餘的情節,只留下最吸睛或最具核心價值的橋段。
【案例:阿傑的競品分析大冒險】
運用:把這些拆解後的任務完成後,他再用第一性原理問:「主管最在意的核心是什麼?整份報告的目的在於?」「市場佔有率?還是客戶痛點?」最後,阿傑刪去不必要的數據雜訊,將最貼近目標的資料重組成易懂易執行的建議方案。對他來說,這個專案不只是一份例行工作,更是人生劇本的一場精彩冒險情節,讓他更了解如何掌控自身能力與資源。
情境:阿傑被指派撰寫一份涵蓋市場趨勢、定價策略、客戶評價等多維度的競品分析報告。他一度擔心自己沒經驗,也搞不懂該從何下手。
做法:他先拆解成四個子任務:①收集競品基礎資料、②分析定價模式、③整理顧客評價、④歸納優劣勢和建議。
【方法4】從錯誤中反推理,建立自己的經驗庫——讓人生劇本更具深度與轉機

把錯誤當作實驗報告
沒有衝突與低潮,劇本就失去了張力。初入社會難免犯錯,但如果你能把每次挫敗都視為「反推理的實驗報告」,深入剖析錯誤的根本原因,就能讓劇本更飽滿,更富有轉折意義。演繹思維能帶你由結果往前檢討;第一性原理則要你切入問題核心,杜絕「不必要的假設」或「一開始就錯誤的前提」。
勇敢面對失誤,才能快速成長
認真思考失誤的過程,能為你的人生劇本增添成長的弧度。每一次試錯,都可能讓你更接近「想成為的角色樣貌」,進而在未來的劇情裡發揮更成熟、更穩定的表現。
【案例:小雅的簡報逆轉】
運用:在探究根本原因後,她重新定義劇本衝突:「缺乏跟客戶溝通的時間,導致準備方向錯誤。」這次失敗正好成為她下一幕成長的關鍵轉折,她在後續提案中更加注重需求訪談與溝通細節,最終反而獲得主管與客戶的肯定。
情境:小雅初次在客戶面前進行簡報,因緊張而表現失常,導致客戶反應冷淡。她擔心這次失誤會毀了她的職場聲譽。
做法:事後,她運用演繹思維往回推理:「問題是我資料準備不足?還是說明結構不清?」再用第一性原理檢視假設:「我是否誤判客戶想聽到的重點?我能更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嗎?」
【方法5】情境模擬,打造「預防性思考」與「彈性應對」——靈活掌控人生劇本的各種走向

「如果…那麼…」的預先演練
任何經典劇本都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情節翻轉。職場上的突發狀況就像劇情裡的意外事故,但若能事先做情境模擬,你便能在遭遇改劇本的瞬間,迅速調整走向,保留整齣戲的精華。演繹思維讓你能先假設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,再逐步推出下一步行動;第一性原理則確保你明白「劇本的中心主題」是什麼,不會因情節改變而完全迷失方向。
結合第一性原理,穩固核心目標
不管外在情勢如何變動,只要劇本的核心價值和主題沒有動搖,你就能彈性變通。先確定最關鍵的「人生基調」——可能是「實現自我成長」、「追求穩定生活」、「做有意義的工作」等,然後再調整執行細節,確保最終還是能演出你想要的人生故事。
【案例:大仁的多重備案劇情】
運用:大仁最終回到第一性原理思考:「新品發表會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看到產品價值,進而追加合作。」因此不論臨時改動多少細節,他始終圍繞在「有效傳達產品優勢」上做調整。當發表會落幕,整個計畫不但如期完成,也為他的人生劇本增添了一段精彩且充滿彈性的戲碼。
情境:大仁即將舉辦新品發表會,主管忽然告知「客戶可能臨時要求現場加入互動環節」,若無法提出創新做法,整個合作計畫可能會受到影響。
做法:他先設想幾種「如果…那麼…」的劇情:
– 如果客戶想看更多產品亮點 → 那麼在發表會中增加現場體驗區。
– 如果時間無法配合 → 那麼盡量在會前或會後用直播、影片,讓客戶持續與產品互動。
用思維的力量編寫一部「屬於你」的人生劇本
學習演繹思維與第一性原理,就像拿到了一整套劇本創作的工具箱。你不僅能在工作上有效拆解與解決問題,更能在書寫人生劇本時,釐清目標、整合資源,並借由失敗或突發劇情的洗禮,讓成長軌跡更加多元而有力。
最關鍵的是:
- 你所走過的每一步、所犯的每個錯,都能成為劇本裡激勵人心的轉折。
- 你所堅持與追尋的價值,能夠成為情節主線的燈塔。
- 你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,將如配角與場景一般,襯托出主角——也就是你自己——的獨特光彩。
善用以上5個方法,為自己的人生劇本寫下動人的章節,職場上的一切挑戰,都不再只是「我是不是做得到?」的疑問,而是「我想把這齣戲演成什麼樣子?」的創造力展現,讓我們帶著演繹思維與第一性原理,一同走向更寬廣的未來舞台,寫下屬於你最耀眼的職場與人生篇章。祝福你,在全新的旅程裡,大膽展現自我並書寫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!
📌延伸閱讀
為何鐵達尼號沉沒?揭露3大致命的「歸納思維」陷阱
冰山理論揭露3大隱藏真相:學會透視事物本質
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第一性原理:4個步驟找到真正的特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