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孩子總愛唱反調?4大正向教養技巧幫你找回親子和諧!

為什麼孩子總愛唱反調?4大正向教養技巧幫你找回親子和諧!

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、懂事,但現實往往不如預期,當孩子頻頻唱反調、不願配合時,很多家長會感到挫折,甚至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是否出了問題。事實上,孩子的反抗行為並不代表他們故意不聽話,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,透過「正向教養」,父母可以學會更有效的溝通方式,幫助孩子建立自律與責任感,讓家庭氛圍更融洽。

何謂教養?教養對孩子有何影響?

正向教養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開始發揮作用,孩子的成長過程與家庭環境緊密相連,父母的教養方式影響著他們未來的價值觀、情緒管理能力與社交技巧,當孩子開始探索世界,他們不僅需要學習如何說話與行動,更需要從父母身上學習如何理解與表達情感,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。

衛福部《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-0-6歲正向教養手冊》指出,孩子在不同的發展階段,對環境的需求與學習方式皆有所不同,因此父母應適時調整教養方式,並根據孩子的個性與發展需求來引導行為,例如:

「正向教養」的核心理念在於父母應以穩定且充滿愛的方式,為孩子提供清晰的規範與支持,引導他們學習責任與自律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與關愛時,他們更容易接受規則,並在安全感的基礎上勇敢探索世界。這樣的教養方式,能夠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信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,並學會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取得平衡。

正向教養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?發展心理學怎麼說?

正向教養對孩子的行為與性格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,發展心理學家尚·皮亞傑(Jean Piaget)艾瑞克·H·艾瑞克森(Erik Erikson)皆指出,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需求,父母的教養方式對於他們的智力、社交與情緒發展至關重要,以下是正向教養可能帶來的四大發展影響:

正向教養的影響 1. 大腦發展與智力發展

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安全感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展,尤其在0到6歲的黃金時期,這時期的孩子如同海綿,會快速吸收周圍的資訊。因此,父母應多與孩子互動,透過故事、遊戲和對話來刺激孩子的思考能力。

正向教養的影響 2. 同理心與人際關係的培養

孩子從父母的關愛中學習如何愛與被愛。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與理解,他們會更懂得如何在與他人相處時展現同理心,進而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
正向教養的影響 3. 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

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愛與安全感,長大後可能會出現焦慮、不安,甚至情緒不穩定的情況。因此,父母應該以溫和但堅定的態度,引導孩子學習如何表達情緒與管理情緒。

正向教養的影響 4. 適應力與抗壓性

面對變化快速的社會環境,孩子的適應能力與抗壓性非常重要。若父母能夠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,孩子將能更從容地面對挑戰,並學會解決問題。


4大正向教養類型,你是哪一種父母?

根據心理學家戴安娜·鮑姆林德(Diana Baumrind)的研究,後來由史丹佛學者麥考比(Eleanor Maccoby)與馬丁 (John Martin)進一步發展,教養方式可大致分為以下四種。這些類型幫助我們理解父母的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:

1. 專制型(Authoritarian Parenting)

這類父母對孩子有極高的要求,強調紀律與服從,較少與孩子溝通或考慮孩子的感受。

👉 對孩子的影響:孩子可能較缺乏自信,容易焦慮,並且習慣服從權威而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2. 權威型(Authoritative Parenting)

這類父母提供清楚的規範與支持,鼓勵孩子自主思考,並願意與孩子進行開放的溝通。

👉 對孩子的影響:孩子通常具備良好的自律性、自信心強,並且在人際關係中表現較佳。

3. 放任型(Permissive Parenting)

父母對孩子提供高度情感支持,但較少設定行為規範或約束,容易順從孩子的需求。

👉 對孩子的影響:孩子可能缺乏紀律感,較難建立自我控制能力,並可能在成長過程中顯得較為任性。

4. 忽視型(Neglectful Parenting)

這類父母較少關心孩子的需求,對孩子的成長參與度低,缺乏穩定的支持與陪伴。

👉 對孩子的影響: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,自我管理能力較弱,可能發展出較低的自尊心與不良的人際關係。


正向教養 VS. 傳統懲罰:5大技巧讓孩子更願意聽父母說話

1. 轉換負面語言為正向語言

在傳統管教方式中,許多父母習慣透過懲罰來讓孩子遵守規則,例如:「如果你不聽話,我就罰你不准看電視。」但這種方法往往讓孩子感到害怕,卻未必能讓他真正理解行為的後果。

正向教養則透過積極溝通與引導,讓孩子在理解規範的同時,也學會自律與負責。

例如,與其說「不可以玩手機」,可以換成「先完成作業,我們就可以一起看一集喜歡的卡通。」

正向教養強調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,當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發展自我意識時,過度禁止會讓他們更想反抗哦!

與其說「不要大叫」,不如說「小小聲說話」
與其說「不可以跳沙發」,不如說「可以在地上跳」

2. 用啟發式問句取代命令句

正向教養提倡用啟發式問題來引導孩子,因為孩子不喜歡被命令。

例如
「你覺得該怎麼整理餐具比較好呢?」或「如果要讓房間看起來更整潔,你覺得應該怎麼做?」

這樣的問題能促使孩子思考,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並自主行動。

3. 依孩子的特質調整教養方式

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父母不能硬套某種教養方式。例如,較內向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鼓勵,而較外向的孩子則可能需要更多明確的規範與提醒。

舉例來說,對於愛說話的孩子,可以設定「專注時間」,讓他們理解在適當時機分享想法,而不是在課堂或家庭聚會時不斷插話。

4. 以身作則,成為孩子的榜樣

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,父母若希望孩子守規矩,也要以身作則。

例如:「我們家吃飯時不玩手機,所以爸爸媽媽也會專心吃飯。」

此外,當父母遇到困難時,可以說:「這件事讓我有點困擾,但我可以試著解決它。」這樣的態度能幫助孩子學習如何面對挑戰。

5. 有品質地陪伴孩子

陪伴的重點在於「專注」,放下手機與工作,全心投入孩子的世界,例如一起閱讀、玩遊戲或分享彼此的日常,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。

此外,可以安排「一對一時光」,例如:「今天我們一起去公園散步,你想聊些什麼?」這種專屬時光能夠加強親子間的信任與情感聯繫。


教養是每位父母一生的課題,但並沒有完美的育兒方式。關鍵在於找到適合自己家庭與孩子的教養方法,並在愛與規範間取得平衡。透過正向教養的五大方法,孩子不僅能夠更容易接受規範,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加親密。育兒的過程雖然辛苦,但當孩子成長為獨立、自信、快樂的人時,所有努力都將值得!

📌延伸閱讀

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養方式?九型人格告訴你答案!適性教養讓孩子快樂成長
給孩子自由發現世界的機會:以終為始第一性原理的教養方式|2025年父母必讀的教養底層邏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