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惑:
每天上班像行屍走肉,做著不喜歡的工作,卻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?
或是剛畢業面對茫茫職場,完全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?
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報告顯示,超過70%的上班族對現在的工作感到不滿意,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「不適合」。
但什麼叫做適合?怎麼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?
今天我要跟你分享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——「三問法」,幫你系統化拆解這個看似複雜的問題,找到屬於你的職涯方向!
重新定義「適合的工作」
在開始探索之前,我們先來破解一個迷思:完美適合的工作並不存在。
很多人以為適合的工作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白馬王子,總有一天會突然出現,讓你一見鍾情、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
但現實是,所謂的適合,其實是一個動態的匹配過程。
適合度的三個維度
一份真正適合你的工作,應該在這三個維度上都有不錯的分數:
1. 能力匹配度:你能做得好嗎?
2. 興趣契合度:你真的想做嗎?
3. 價值觀一致性:這符合你的人生目標嗎?
想像一下,這三個維度就像三個圓圈,而你要找的,就是三個圓圈的交集部分。
不需要100分的完美重疊,但至少要有足夠的交集,讓你在這份工作中感到充實和成長。
正如哈佛商業評論的職涯研究指出,最成功的職業發展往往來自於夠好的選擇加上持續的優化,而不是一開始就找到完美的答案。
【三問法】深度解析
現在,讓我們用三個關鍵問題來拆解「適合的工作」這個大哉問:

💡第一問:我能做什麼?(能力盤點)
這個問題要幫你釐清:你的能力資產在哪裡?
很多人對自己的能力認知很模糊,要不就是過度謙虛「我什麼都不會」,要不就是盲目自信「我什麼都能做」。真實的情況通常是:你比自己想像的更有能力,但也比自己以為的更需要學習。
技能資產清單
拿出一張紙,把你的能力分成三類:
硬技能(Hard Skills):可以量化、具體的專業能力
- 程式語言、設計軟體、財務分析、外語能力等
- 問自己:「我用什麼工具或方法解決過實際問題?」
軟技能(Soft Skills):人際互動、思維方式相關的能力
- 溝通表達、團隊合作、批判思考、創意發想等
- 問自己:「別人經常請我幫忙什麼?我在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?」
可轉移技能(Transferable Skills):跨領域都適用的核心能力
- 專案管理、問題解決、學習能力、適應變化等
- 問自己:「我在不同情境下都能發揮的能力是什麼?」
成就事件回顧法
回想過去3-5年,有哪些時刻你覺得「我真的很厲害」?把這些成就事件寫下來,然後分析:
- 你用了什麼能力?
- 過程中你最享受哪個部分?
- 別人給了你什麼正面回饋?
這個方法能幫你發現那些「不知不覺就很擅長」的隱藏技能。

💡第二問:我想做什麼?(興趣探索)
第二個問題要釐清:什麼事情能讓你產生內在動力?
很多人會說「我對什麼都沒興趣」或者「我的興趣是打電動、追劇,但這不能當工作啊」。其實,興趣探索需要更深層的挖掘。
◆ 區分興趣與嗜好
嗜好是你用來放鬆、娛樂的活動
興趣是你願意深入研究、持續投入時間精力的領域
比如說,喜歡看美食節目是嗜好,但如果你會主動研究食材搭配、烹飪技巧,甚至開始實驗新菜色,那就是對「烹飪」這個領域的興趣。
◆ 內在動機挖掘
根據MIT職涯發展中心的研究,真正的職涯動機通常來自於這幾個層面:
自主性:你喜歡自己做決定,還是有人指導?
掌握感:你享受把事情做到精通的過程嗎?
目的感:你希望工作能帶來什麼意義?
試著回答這些問題:
- 什麼類型的任務讓你忘記時間流逝?
- 你在社群媒體上主動關注什麼內容?
- 朋友聊到什麼話題時,你會特別有感?
◆ 價值觀澄清練習
價值觀是你的行為準則,也是工作滿意度的重要指標。
從這些價值觀中選出你最重視的前5個:
- 成就感、創造力、穩定性、彈性、領導力
- 學習成長、人際關係、社會影響、經濟回報、工作生活平衡
然後思考:你現在的工作(或理想工作)能滿足這些價值觀嗎?

💡第三問:市場需要什麼?(現實考量)
第三個問題要釐清:外在環境能提供什麼機會?
再理想的興趣和能力,如果市場不需要,也很難變成可持續的職業。
這不是要你完全向現實妥協,而是要學會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。
◆ 產業趨勢分析
參考勞動部職業資訊網的數據,了解你感興趣的領域:
- 未來3-5年的發展趨勢如何?
- 人才供需狀況是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?
- 新興的職位機會有哪些?
◆ 薪資期待評估
現實一點說,工作是要養活自己的。誠實面對這些問題:
- 你的基本生活開銷是多少?
- 你期待的薪資範圍是?
- 你願意為了興趣犧牲多少收入?
根據104薪資情報的數據,不同產業和職位的薪資差異很大,提前了解市場行情能幫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。
◆ 發展前景判斷
除了眼前的機會,也要考慮長期發展:
- 這個領域有清楚的職涯晉升路徑嗎?
- 你的技能在這個領域能持續增值嗎?
- 這個產業會被科技取代的風險高嗎?
三問法實戰應用
現在你已經了解三個問題的核心,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實際應用:
具體操作步驟
步驟1:分別回答三個問題(建議花1-2週時間深入思考)
- 用心智圖或表格整理你的答案
- 不要急著下結論,先把所有想法都寫出來
步驟2:尋找交集
- 把三個問題的答案放在一起比對
- 找出重複出現的關鍵字或主題
- 這些交集就是你的潛在方向
步驟3:具體化職業選項
- 把抽象的方向轉換成具體的職位名稱
- 每個方向至少列出3-5個相關職業
- 研究這些職業的具體工作內容
步驟4:驗證與測試
- 找人聊聊(informational interview)
- 嘗試相關的志工或兼職工作
- 參加相關的課程或活動
💬 常見思考盲點
盲點1:完美主義
不要期待找到100%完美的答案,三問法的目的是縮小範圍,而不是給你標準答案。
盲點2:單一思維
不要只考慮全職工作,現在有很多混合型的職涯模式,比如斜槓副業、自由工作者、創業等。
盲點3:靜態思考
你的能力、興趣、市場都會隨時間改變,三問法不是一次性的練習,而是需要定期回顧和調整的工具。
實例示範分析(模擬情境)
我們來模擬一個情境作為範例參考:
第一問:我能做什麼?
- 硬技能:Excel、PPT製作、數據分析
- 軟技能:溝通表達、活動規劃、問題解決
- 可轉移技能:學習能力強、適應變化快
第二問:我想做什麼?
- 喜歡與人互動,不愛一個人悶著做事
- 享受規劃和執行專案的成就感
- 重視工作的社會意義,希望能幫助別人
第三問:市場需要什麼?
- 企業對專案管理人才需求增加
- 非營利組織需要既懂營運又有熱忱的人
- 教育科技產業正在蓬勃發展
📍交集分析
專案管理 + 人際互動 + 社會意義 = 可能適合的方向包括:企業CSR專案經理、非營利組織營運專員、教育科技公司專案經理等。
從探索到行動
光是想清楚還不夠,你需要把想法轉化成行動。
如何驗證你的答案
資訊面談(Informational Interview)
主動聯繫在你目標領域工作的人,請他們分享真實的工作經驗,LinkedIn是個好工具,多數專業人士都願意幫助認真探索職涯的人。
影子工作(Job Shadowing)
如果可能的話,跟著目標職業的工作者過一天,實際觀察工作內容和環境。
小規模嘗試
找機會做相關的專案、志工工作或實習,實際體驗是否如你想像。
小步試錯的重要性
職涯探索不是要你一次做出完美的決定,而是要你學會「小步試錯」:
- 設定小實驗:設定3-6個月的短期目標,而不是5年規劃
- 快速回饋:每個月檢視一次,哪些假設被驗證了?哪些需要調整?
- 保持開放:準備好隨時調整方向,這不是失敗,是學習
正如Stanford設計思維強調的:「Fail fast, learn faster」— 快速失敗,更快學習。
持續調整的心態
記住,職涯探索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不是一次性的決定。隨著你的成長、市場的變化、生活重心的轉移,你的答案也會跟著調整。
每年至少做一次三問法的回顧:
- 我的能力有什麼變化?
- 我的興趣和價值觀有什麼調整?
- 市場有什麼新的機會?
其實你比想像中更接近答案
看完這篇文章,你可能還是覺得有點迷茫,沒關係,這很正常。
職涯探索從來不是一條直線,很多人大學畢業時都像無頭蒼蠅,投履歷投到懷疑人生,後來才慢慢發現,原來找工作不是在找「完美的另一半」,而是在找「適合現階段的你」的選擇。
三問法聽起來很理性,但其實背後藏著很多情感和直覺,當你問「能做什麼」時,不只是在盤點技能,更是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,當你問「想做什麼」時,你其實是在跟內心深處的聲音對話。
記住這三個問題:
- 我能做什麼?(你比想像中厲害)
- 我想做什麼?(聽聽心裡的聲音)
- 市場需要什麼?(現實不是敵人,是夥伴)
不用急著要有標準答案,人生又不是考試。重要的是開始動起來——去聊聊、去試試、去犯錯、去學習。
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,但每個人都值得找到那份讓自己發光的工作,你也一樣。
💡 想要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職涯潛能嗎?
如果這篇文章的三問法讓你開始思考,但你希望有更系統化、更深層的自我探索工具,《職涯探索與定位》課程是運用獨特的生命星系圖分析,幫你從姓名符號解讀內在潛力,找到專屬的事業軌道和最佳發展方向。
準備好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工作了嗎?

職涯探索與定位
姓名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品牌符號,其中蘊藏我們所不知道的密碼線索,
轉換成個人生命星系圖後,找到事業前程的發展方向,才不會盲目的走錯方向!
如果你想要更系統化的職涯探索方法,歡迎了解我們的《職涯探索與定位》線上課程。
課程特色:
✅ 獨特的生命星系圖分析 – 從姓名符號解讀你的事業潛能,找到內在小宇宙的力量源泉
✅ 九種職涯發展劇本 – 了解不同特質的優勢如何對焦職業需求,找到最適合你的能量累積方式
✅ 五型職場生態池策略 – 學會在不同組織環境中發揮優勢,掌握職場遊戲規則
✅ 危機預判與布局能力 – 學會精算預測危機事件時間點,提前布局反脆弱能力
🎁 現在報名享有:
- 8小時完整線上課程(永久觀看,無次數限制)
- 專屬線上星系圖測算系統
- 每週二晚上8:00 ACES讀書會參與資格
- 諮商師陪跑計畫個案研討分享
🔥 限時優惠價 NT$3,840(原價 NT$12,000)
從「第一性原理」出發,幫助你看懂人生本質、走出專屬軌道,不只是找工作,更是找到你的人生定位。
📌 你可能會有興趣⋯⋯
・AI職涯焦慮不是你的問題,走錯戰場才是!給自己一個職涯重新定位的開始
・找到職涯方向的勇氣:你真正需要什麼?2025年如何做職涯規劃?4步驟帶你快速理解與執行
・【社會新鮮人職涯規劃必看】找到自己的目標與動力:5個方法運用演繹思維打造屬於你的人生劇本